名師專欄

合乎倫理之道與快樂-不同領域的經驗交流(2)iconicon

content_photo

因此,如果我們同意企業一定要以賺錢為優先,是一個可能錯誤的世界觀,接下來就很值得探討合乎倫理可以讓我們更快樂嗎?以下我要分別從哲學觀點與社會心理學觀點說明之。 

經濟學之父Smith, Adam在道德情操論一書提到:人有”感同身受”的原始情感,去醫院看到小baby被打針,一直哭,雖然不是我在打針我也跟著哭,因為我們是有同理心的,因此我們常以他人眼光來看自我的行為。我們會習慣用他人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情感和行為,因為我能想像你們看到我脫光衣服的驚嚇,所以我不會這樣做,因為人有感同身受的原始情感。雖然不自覺,但我們心裡都有個公正的旁觀者,這就是良心,不需別人告訴我們。 

因此我們都有關心自己幸福(如身體、財富、地位和名譽等)的謹慎之德,同時也有對別人的關心,包括家人、朋友、同事...陌生人。Smith, Adam又將其區分為兩種,一是做有益別人的事的仁慈之德,以及不做對別人有害的事的正義之德。

但我們可能會覺得奇怪,好像我們台灣社會不常看到Smith, Adam所說有謹慎之德、正義之德或仁慈之道的人?如果亞當斯密是對的,那為什麼台灣人不習慣以他人觀點來看待自己?林火旺教授的看法是因為我們的道德教育有缺失,都強調道德的避凶,即我們常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這個事情不太能立即看到時,我們會很挫折,曾有老師上課時說到:好人怕壞人,壞人怕不要命的人,不要命的人怕不要臉的人。所以意思是說社會中不要臉的人最大,大家會不會覺得很挫敗? 那我們覺得很奇怪,且發現,我們教學生或孩子誠實,但不要臉的人,卻可以過得更好!不做好事的原因是會被處罰,當處罰不存在時,我們會怎麼做?

我們應該問自己,我們有多少本不同的存摺?除了貨幣存摺之外,還有捐血跟志工的存摺,台灣的志工存摺可以讓自己老時有志工照顧。我們應該問自己是否有其他存摺,並小心不要透支,不要都是人家幫我們!

我們可以想像一個大家都誠實的社群,與都說謊的社群,哪個群體比較可能生存下來?達爾文的群擇概念,可以用狐獴來解釋,狐獴是群體動物,一定有一隻是站起來的,看是否有老鷹出現,而這隻勇敢愛現的狐獴,自然因為出聲警告同伴,而容易被老鷹發現吃掉,但達爾文發現這種互惠的行為很普遍,總是會有人扮演警戒者,所以答案出現了,大家都是自顧自的不會比有警告伙伴出現的團體能長久存在。顯然道德除了避凶外,更重要的價值在趨吉,引導我們趨近良善平靜的生活品質。因為有了品德與智慧,可以使人們淡薄名利。

再來與大家分享幾個實驗,第一個實驗:跟自我有關的實驗,主要內容來自象與騎象人,我知道其實宗教著作中都有教人怎麼追求快樂,但書中用科學研究來證明,且講述了社會心理學研究如何使人了解自己。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例子是,癲癇病人是因為左右腦的傳導出問題,若切開那些傳導可以改善問題,因此他們開始針對完成左右腦隔絕傳導的病患做實驗,要求病患注意螢幕,從右邊閃過帽子,病患會說他看到帽子,若是從左邊閃過,病人會說他沒看到東西,這是因為左腦負責語言,右腦沒有語言表達功能,雖然病人有看到卻因為沒有語言可以表達,而說沒有看到東西。

另外一個實驗,是造句實驗,給受測人句子,做完實驗後,主要看受測者是否會受句子的影響,看其是否能忍受等待,若他的句子用詞多屬禮貌的溫和的,他會耐心等待測驗結果,反之則會不耐煩,因為受測者不知不覺受到造句用詞的影響。另一個實驗,一群沒有情緒的人,在做決策時其實是更不容易的,因為大腦的運作受情緒很多的影響,我們可以發現做決策時,沒有情緒時很難下決策,因為人們只有在都一樣喜歡時(亦即,無法以情緒來決定好惡時),才會用理性做決策。

另一個實驗是史丹佛大學曾有過的一個實驗,測驗者對四歲小孩說,等叔叔回來才可吃糖,如果想吃就必須按鈴。過了15年,學者聯絡當時4歲小孩的父母,並請父母評量小孩們的表現,後來發現當初等待叔叔回來的小孩15年後發展比較好,這正是前些時候流行的EQ。這些實驗告訴我們,雖然人因為有理性,而有異於其他動物,但人也還不是神,尚未充分掌握理性的運用,因此,不少時候面對決策,例如要不要吃愛吃的薯條,或是要不要打敗瞌睡蟲,繼續把報告寫完,或是買這件上衣或是那件褲子等,自己內在是意見相左各行其是,內心要能和平是相當不容易。

佛陀很早就比喻說人心裡有大象(我們的情緒、本能和直覺)和騎象人(我們的理性和意志),大象那麼大,而騎象人那麼瘦小,如何能穩當的駕馭大象,讓大象朝我們希望的方向前進?

大部份我們是不知道自己內在有一頭大象的,又如何能和大象和平快樂呢?作者給我們的建議,第一,提高駕馭大象的技術,如史丹佛的實驗,其實當時小孩並非克制自己,而是因為他懂得擺脫誘惑的控制,去找出其他更好玩的活動,也就是不要與大象直接衝突。第二,訓練大象。第三,讓大象自行發揮,例如賈伯斯傳記所說,他提到與印度相比,美國人過度重視理性,太忽略直覺與情感,所以我們應該讓大象自由發揮。如同作者提出的,過去我們大部分的人,比較像是活在二度空間,一個是希望比別人好(即地位、權力等高下),另一是希望人際關係的親密(即歸屬與安定)。其實我們可以是動物,也可以是天使,若有了道德向度的追求與渴望。

回到今天的主題,我過去很少想過快樂是怎麼回事,以為快樂很容易,也是很普通的事,但因為今天與大家分享的過程,讓我去思考合乎倫理與快樂之間到底有沒有關係,有什麼樣的關係,才發現原來快樂是個秘密,沒有去注意,是很容易錯過或不被知道的。例如經過今天這樣的分享,各位夥伴可能都同意對別人好,不求回報的好,自己最快樂,但回到家會不會最關心的還是自己存褶裡的存款數字有沒有增加?顯然,我們知道,不一定我們就可以做到,而要做到就必須不斷練習,快樂如此,合乎倫理亦然。

(2011年倫理沙龍「合乎倫理之道與快樂─不同領域的經驗交流」演講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