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社會信任調查
理論上我們期待,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人口離開熟識的故鄉和家族,進入陌生的都市,隨了對現實生活的日愈適應,與法規制度的日臻健全,社會雖趨向多元,但社會信任增加,為持續的經濟成長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中華民國群我倫理促會於2001年首次舉辦臺灣「社會信任調查」,從2002年起每兩年辦理一次,累計已有五次
註6,調查的結果大致符合以上的期待。
以下從其《2008年社會信任調查報告》中
註7,選出兩項最重要的調查結果略加討論。第一項是歷次調查社會對個別對象信任程度的比較。以1到5表示:5是「很信任」,4是「還算信任」,3是「不知道」,2是「有點不信任」,1是「很不信任」。
表1,台灣歷次社會信任調查結果之比較:
| 2008年 | 2006年 | 2004年 | 2002年 | 2001年 |
家人 | 4.78(1) | 4.79(1) | 4.79(1) | 4.73(1) | 4.77(1) |
醫生 | 4.10(2) | 4.09(2) | 3.98(2) | 3.77(3) | 3.78(2) |
學校老師 | 3.95(3) | 4.08(3) | 3.95(3) | 3.78(2) | 3.76(3) |
鄰居 | 3.90(4) | -- | 3.88(4) | 3.70(4) | 3.62(4) |
社會上大部分的人 | 3.39(5) | 3.44(4) | 3.18(7) | 2.84(9) | 2.80(9) |
企業負責人 | 3.06(6) | 3.22(5) | 3.00(9) | 2.94(7) | 2.52(11) |
檢察官 | 3.05(7) | 3.22(6) | -- | -- | -- |
總統 | 3.01(8) | 2.73(10) | 3.25(5) | 3.01(5) | 3.51(5) |
律師 | 2.99(9) | 2.95(8) | -- | -- | 2.84(8) |
警察 | 2.97(10) | 2.93(9) | 3.08(8) | 2.96(6) | 2.93(7) |
法官 | 2.88(11) | 3.06(7) | 3.23(6) | 2.85(8) | 3.05(6) |
政府官員 | 2.49(12) | 2.45(11) | 2.64(10) | 2.28(11) | 2.63(10) |
新聞記者 | 2.36(13) | 2.32(12) | 2.59(11) | 2.59(10) | -- |
立法委員 | 2.24(14) | 2.12(13) | 2.25(12) | 2.21(12) | 2.29(12) |
說 明 : | 1、括弧內數字是受信任程度之排名順序。 |
2、「--」表示該年未調查此一項目。 |
表1透露台灣社會信任現象中很多重要的訊息:(一)「家人」在五次調查中都排序第一,而且分數很高,接近5,五次的得分也很接近,幾乎沒有差別。這顯示家人永遠是最被信任的對象。說到家人我們立即想到的是最接近我們的親人,包括配偶、子女和父母,對家人最信任並不表示傳統社會,反而越是在人際關係疏離的現代社會越會覺得只有家人才最值得信任。如果問題的項目是「家族」或「親屬」結果可能會不一樣。
(二)「醫生」和「學校老師」在五次調查中有四次分居2、3名,有一次(2002)排序顛倒。二者的得分也很接近,幾乎可以說沒有差別,只有2008年有比較顯著的差距。這顯示台灣醫師的專業和老師的愛心與盡職確是深受社會信任,也受社會尊敬。不過說到學校老師應是指中小學老師,2001年和2002年的調查中列有「大學教授」,排名只在前三分之一的最後。
(三)「鄰居」五次調查都排第四,分數逐次增加,證明亞當‧史密斯所說的鄰居重要,應努力與之改善關係,尋求相處之道。
(四)最重要的一個項目是「社會上大部分的人」。問這個問題是想知道台灣的整體社會信任是否進步,答案令人振奮,社會對「社會上大部分的人」也就是第六倫所指「陌生人」信任的程度,八年間從第九名前進到第五名。關於這個問題下文還要進一步討論。
(五)受信任的程度進步最多的是「企業負責人」,從2001年的第11名(2.52分)晉升到2006年的第5名(3.22)和2008年的第6名(3.06)。2008年排名落後,得分也減少,可能與近年所發生的一些企業弊案與晚近的金融海嘯有關。企業負責人排名上升的趨勢,顯示在現代工商社會中企業界維持社會倫理與秩序的重要性日愈增加。
(六)最遺憾的是「律師」、「警察」、「法官」和「政府官員」排名在後。不過警察、司法人員和官員既然在政府體系之內,應是有為的政治領袖可大力加以改變的事項。最悲哀的是「立法委員」永遠排名倒數第一。不知他們當中一些居心邪惡、言行囂張以致累及同儕的政客,看到這一個調查報告有沒有一點羞愧之心。
第二項是歷次調查社會對第六倫所指「陌生人」信任度的變化。調查的結果請看表2。
表2,歷次調查對「社會上大部分的人」信任之比較
2008年 | 2006年 | 2004年 | 2002年 | 2001年 |
信任 | 不信任 | 信任 | 不信任 | 信任 | 不信任 | 信任 | 不信任 | 信任 | 不信任 |
60.5% | 27.9% | 60.3% | 27.0% | 50.6% | 34.7% | 38.1% | 44.8% | 34.1% | 47.3% |
關於這個項目訪問時的用語是:一般來說信不信任「社會上大部分的人」。答信任(包括很信任和還算信任)的人數從2001年的34.1%大幅增加到2008年的60.5%,答不信任(包括很不信任和有點不信任)的人數從2001年的47.3%,大幅降低到2008年的27.9%。
2008年的調查報告也表列了不同教育程度的受訪者對「社會上大部分的人」信任和不信任的差異。表3顯示,教育程度愈高的受訪者對陌生人信任的人數愈多,教育程度愈低的受訪者對陌生人信任的人數愈少。歷次調查的結果很一致,而且不論教育程度高低,對「社會上大部分的人」信任的百分比都顯著增加。這真是一個可喜的現象,反映了一個可貴的社會。
表3,歷次調查不同教育程度的受訪者對「社會上大部分的人」信任與不信任人數的變化
| 2008年 | 2006年 | 2004年 | 2002年 | 2001年 |
| 信任 | 不信任 | 信任 | 不信任 | 信任 | 不信任 | 信任 | 不信任 | 信任 | 不信任 |
國小及以下 | 39.5% | 28.1% | 38.1% | 25.4% | 41.8% | 21.3% | 25.8% | 35.4% | 26.1% | 30.9% |
國中
程度 | 57.9% | 30.1% | 50.1% | 30.1% | 38.9% | 43.7% | 41.0% | 44.9% | 36.3% | 50.6% |
高中、
高職 | 63.0% | 29.2% | 59.8% | 32.1% | 54.1% | 39.6% | 39.2% | 49.7% | 32.6% | 59.8% |
專科 | 71.3% | 26.0% | 72.9% | 25.0% | 56.7% | 38.0% | 39.1% | 53.4% | 41.1% | 54.5% |
大學及以上 | 72.4% | 25.9% | 74.2% | 21.9% | 62.1% | 33.8% | 52.9% | 41.1% | 49.1% | 45.6% |
一個人與人之間有信任的社會是一個幸福的社會,也是一個經濟上有效率的社會。社會信任不能光靠個人發揮推己及人的愛心,去信任不認識的人,還需要建立健全的制度,累積社會資本,以改善有利於信任的社會環境。我們甚至可以說,在險惡的社會環境中,盲目鼓勵人去信任不知是否可信的人,不是負責任的態度。這讓我想起《史記‧孔子世家》一段故事。孔子過蒲,會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謂「苟毋適衛,吾出子。」與之盟,出孔子東門。孔子遂適衛。子貢曰:「盟可負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聽。」21世紀以來短短10年台灣的社會信任進步很大,反映社會制度日臻健全,社會資本日漸豐厚,不過尚有很多可以進步的空間,表1也明白透露了若干可以改進的方向。
(2010年8月2-3日第十五屆中國現代化學術研討會第四組「儒家思想研究與現代社會誠信理念重建」論文。)
註6李國鼎為了推動第六倫,於1991年成立中華民國群我倫理促進會,並擔任第一任理事長。第二任和第三任理事長為孫震,第四任和第五任理事長為王昭明,現任也就是第六任理事長是許士軍。